020-84669277    16676700666
旅游规划设计

从“看海”到“读海”: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与未来图景

2025-08-15 17:42:42

图片


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转型、技术革命加速演进以及游客需求深度变革,滨海旅游正从传统的“观光打卡”模式向多元复合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。其未来趋势可从生态逻辑、技术驱动、需求迭代、产业融合及治理升级五个维度展开理性分析




CHAPTER

01#生态优先“资源开发”到“生态增值”的核心逻辑重构

滨海旅游的根基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。过去,部分区域因过度开发导致海岸线侵蚀、海洋污染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,传统“靠海吃海”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。未来,“生态优先”将成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。

这一趋势的核心在于通过生态保护提升滨海资源的不可替代性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竞争力。具体表现为三个方向:



01

开发前置约束强化


滨海旅游项目规划将严格遵循生态承载力评估,建立“生态红线”制度,核心生态区实行限流或禁入,避免人类活动对关键生态系统的破坏。



02

低碳化运营普及


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环节加速绿色转型,例如推广电动观光车、太阳能度假村、可降解餐饮用品,构建“低碳滨海旅游”标准体系。



03

负责任旅游理念渗透


游客教育成为重要环节,通过生态解说、环保活动等形式,引导游客从“消费者”转变为“生态守护者”


图片

月亮半岛滨海度假区 | 云泉汇滨水景区规划设计案例


生态逻辑的重构,本质是将滨海旅游的发展目标从“短期经济收益”转向“长期综合价值”,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动态平衡





CHAPTER

02#技术赋能数字化与智能化重塑体验边界与效率范式


01 体验升级层面


沉浸式技术将打破时空限制。游客通过VR设备预览潜水场景、了解海洋生物习性,或通过AR技术在现实海滩叠加历史事件、地质演变等虚拟信息,实现“虚实融合”的深度体验;物联网则能实现“智慧海滩”管理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、气温、人流密度等数据,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

02 效率变革层面


数字化将优化全链条运营。大数据分析可精准捕捉游客需求特征,指导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;人工智能则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,如智能客服处理咨询、无人机进行海上救援巡逻等,降低管理成本与安全风险。


广西平陆运河产旅融合发展带围绕一河两岸的规划设计中,云泉汇文旅注意到了技术赋能的发展趋势,在业态设计中充分发挥AR、VR等现代技术赋能优势,让游客通过“虚实结合”的深度文化体验,感受平陆运河的发展史。



图片


平陆运河产旅融合带 | 云泉汇滨水景区规划设计案例


技术赋能的核心价值,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滨海旅游的“痛点”,同时创造“增量体验”,让滨海旅游更具科技感、便捷性与个性化





CHAPTER

03#需求迭代“标准化观光”到“个性化深度体验”的转型


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、消费观念升级,游客对滨海旅游的需求已从“看海、玩沙、游泳”的标准化观光,转向“情感共鸣、价值认同、自我实现”的个性化深度体验。具体来看,需求升级呈现三个特征:



01

体验场景多元化


单一的自然景观游览向“自然+文化+社交”复合场景延伸。例如,结合渔村文化推出“渔民生活体验”项目,包含出海捕鱼、海鲜烹饪、民俗手作等环节;依托海洋生态开发“珊瑚保育研学”“海鸟观察科考”等知识型体验,满足游客的学习与探索需求。



02

情感价值凸显化


游客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“精神获得感”,如滨海康养、滨海冥想、滨海艺术等产品,通过自然景观与情感需求的深度绑定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


03

参与感与共创性增强


游客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服务,而是希望成为旅游体验的“共创者”。例如,参与海滩垃圾清理环保行动、设计个性化滨海旅行路线等,实现“游客-目的地”的双向互动。


图片


广东微邮轮度假项目 | 云泉汇滨水景区规划设计案例


需求迭代的本质,是游客从“功能性消费”向“价值性消费”的转变,滨海旅游需从“资源导向”转向“人本导向”,以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,重构产品体系





CHAPTER

04#产业融合“滨海+”模式构建多元价值生态


产业融合将从“简单叠加”走向“深度耦合”,通过“滨海+”模式打破产业边界,构建多元共生的价值生态。“滨海+”的融合路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

01 “滨海+体育”


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水上运动产业,如帆船、冲浪、潜水等,形成“赛事-培训-装备-体验”全产业链;结合海岸地形开发滨海马拉松、自行车骑行、沙滩排球等陆上运动,打造“运动休闲度假”目的地。


02 “滨海+康养”


利用海洋气候、海水、海泥等自然元素,发展海洋疗养、健康管理、养老度假等业态,提供“医疗+康养+旅游”一体化服务,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。


03 “滨海+文化”


挖掘海洋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、艺术资源,开发海洋博物馆、非遗工坊、滨海艺术节等项目,将文化IP转化为旅游吸引力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

图片

珠海万山群岛项目 | 云泉汇滨水景区规划设计案例


产业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“价值倍增”通过多产业资源整合,延伸滨海旅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,同时增强目的地抗风险能力






CHAPTER

05#治理升级从“单向管理”到“多元协同”的规范发展



01

政策引导精细化


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滨海旅游发展规划,明确生态保护、产业布局、安全标准等关键规则;建立“滨海旅游安全预警机制”,整合气象、海洋、交通等部门数据,实现风险提前研判与应急响应。



02

主体协同多元化


构建“政府-企业-社区-游客”共治格局:企业承担生态保护与服务质量主体责任;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并分享收益;游客通过反馈机制监督服务质量,形成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治理生态。



03

国际合作常态化


海洋生态保护、旅游标准互认、跨境旅游线路开发等问题需要跨国协作,提升滨海旅游的国际化水平


图片



榆林水文化旅游区 | 云泉汇滨水景区规划设计案例









滨海旅游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可概括为:以生态保护为前提,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以需求升级为导向,以产业融合为路径,以多元治理为保障,最终实现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提升”的转型。



文章编辑:广州云泉汇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营销策划部






图片


感 谢 关 注


END


缔造新文旅新业态,老项目焕发新活力



联系我们:


广州云泉汇文旅集团起源于2011年,秉承着“精诚、实效、创新、多赢”的理念,致力于为政府、开发商、景区及第三方提供文旅项目的调研策划、规划设计、施工建造、产品研发、设备供应、投资运营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体系,业务范围涵盖文旅景区、农文旅景区、康养旅居、温泉度假、漂流景区、田园综合体、营地综合体、水上乐园、蘑菇乐园、文商旅综合体(萌宠乐园、探洞乐园、冰雪乐园)、夜游主题乐园、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,我们为客户量身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,助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末,集团已在全国累计完成及参与500多个项目。如果您有文旅相关需求,可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在云泉汇官网留言,客服小云电话:189-2400-6890(同微信号),客服小泉电话:190-7608-4043(同微信号),或拨打企业电话:166-7670-0666(同微信号)



云泉汇文旅专栏

调研策划 | 规划设计 | 施工建造

产品研发 | 设备供应 | 投资运营






更多项目&产品情况以及服务详情,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进行咨询,祝您生活愉快!

云泉汇文旅官方咨询总机号:020-84669277




旅游产品介绍.png





免责声明:

1.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来电告知,我们将立即予以修改或删除;

2.所有文字、图片与数据仅供读者参考,不在任何意义上构成开发商的承诺和邀约,所有细节最终以政府批示文件与开发商签订的买卖合同为准,开发商在法律范围内保有最终解释权


点【赞】点【在看】,标记美好生活!👇🏻




上一篇:云泉汇团队实地考察古滇温泉山庄,“老项目”为何热度不减?

下一篇:返回列表